一、選擇場地
選擇海拔800--2500米左右林地栽培,以次生闊葉林、雜灌林、混交林、坐南朝北陰坡為宜,800--1200米以陰坡溝漕處栽培,1200米以早陽坡或二陽坡林間或平地、坡地栽培,陽坡不宜栽培,土質要求濕潤,疏松透氣,腐殖土含量高的微酸性砂壤土。
二、栽培時間
一年四季均可栽培,但以2--5月和10--12月栽培最好,1000米以下應避開6--9月高溫期。
三、培育密環(huán)菌菌材
密環(huán)菌的好壞是影響豬苓生長發(fā)育的主要因素,因此優(yōu)質的密換菌菌材是提高豬苓產(chǎn)量的關鍵。
1、樹種:以大葉橡樹、青崗、樺樹、櫟樹等樹種,除帶油脂、芳香、殺菌等樹種。 2、截段:將6--10公分的樹棒截成長50-60公分的短節(jié),在樹棒2--3面砍成魚磷口深入木質層。涼曬20--30天備用,樹棒過干可用0.25℅的硝酸銨溶液泡一天使用。
3、培養(yǎng)方法:選用干凈沙土地或生沙土地培育,挖坑深度15--20厘米,長60厘米,寬70厘米,將坑底土壤挖松整平,鋪3厘米厚濕樹葉,樹葉上擺一層樹棒5根,棒間留1--3厘米空隙,回填半溝沙土,在棒兩端和兩棒之間放入密環(huán)菌菌枝菌種,每隔5厘米放一個菌枝,灑一些清水,澆濕樹棒,然后用沙土填實棒間空隙,以蓋嚴樹棒為準.放入第二層樹棒,回填半溝沙土,放上菌枝蓋土(同第一層操做一樣).如此依次3層,最后蓋沙土約10厘米,每10天澆水一次,3--4個月可以長好菌絲,菌棒培養(yǎng)時間每年3--10月.
四材料準備
1、下種量:每穴一般0.7--1斤, (精選后的標準苓種以黑苓、灰苓為主).
2、菌材:每穴用樹棒5根。直徑6--10公分的樹棒截成長50-60公分的短節(jié),在樹棒2--3面砍成魚磷口深入木質層。涼曬20--30天備用。
3、樹枝:每穴用鮮樹枝4-5斤,直徑1--5公分的樹棒截成長5-8公分的短節(jié)備用。
4、菌種:選用優(yōu)質蜜環(huán)菌,每穴用蜜環(huán)菌2瓶?;蛘吲囵B(yǎng)好的菌棒3根。
(五)栽培方法
(一)菌材栽培方法
1、挖坑:坑深15--20公分,寬60公分,長不限,根據(jù)地形而定,坑底挖松整平. 在林地或沙地栽培。
2、下種放棒:①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順序為一根樹棒一根菌棒以此類推,長度不限,回填半溝細沙土;②下種:在5根密環(huán)菌材兩邊分別均勻放入0.7--1斤豬苓種,.............平放,不能重疊。
3、填土:將細土均勻添入菌棒與樹棒空隙中間壓實,最后.......8--15公分,坑面蓋成平頂,便于保水保墑.也可呈“井”字型栽培兩層 .
(二)密還菌菌種栽培法
栽培方法同菌材栽培方法基本相同,每穴用樹棒5根,樹枝4-5斤,菌種2瓶,方法1.每穴共放樹棒5根,中間一根為中心棒,中心棒稍大一點,......................枝必須單個平放,不能重疊;4.填土:將細土均勻添入菌棒與樹棒空隙中間壓實,最后用腐質土或沙土覆蓋8--15公分,坑面蓋成平頂,便于保水保墑。
六.栽后管理
豬苓栽后管理十分簡單,不勤除草,不施肥.主要抓好以下幾點:一是防旱;二是保溫保濕,越冬管理;三是防止人畜踐踏;四是注意觀察豬苓營養(yǎng)需求,加棒覆土。
七.收獲與加工
豬苓收獲時間在每年2-3月和11-12月.盡量在休眠期收獲的豬苓品質好,收獲之后,將大的豬苓或枯苓作為商品,小的可做種繼續(xù)栽培,豬苓加工可清洗曬干或曬烘干,最后分級出售。
八.豬苓的病蟲害防治
1.雜菌防治:主要是使用優(yōu)質密環(huán)菌菌種和培育優(yōu)質密環(huán)菌菌材,選用干凈砂土地或生地培育菌材.
2.蟲害防治:螞蟻.蠐螬防治,不要種植在蟲害較多的地方,也可用農(nóng)藥進行土壤殺蟲。
示范園參觀.技術咨詢.培訓.指導: 聯(lián)系人:殷書學 電話:0916- 3921527 3923386 13389162000 15389160911
留壩縣秦正豬苓開發(fā)有限公司
二零一五年九月十八日